比較運算子與if判斷式:
(1) 比較運算子,是用來比較其左右兩邊的變數或值誰大誰小,然後回傳一個布林代數來顯示比較的結果是正確或錯誤。常用的比較運算子如下:
比較運算子 |
意義 |
== |
左邊等於右邊 |
!= |
左邊不等於右邊 |
> |
左邊大於右邊 |
>= |
左邊大於或等於右邊 |
< |
左邊小於右邊 |
<= |
左邊小於或等於右邊 |
範例如:
var a=10, b=20;
document.writeln(a<b); // 顯示true,表示「a小於b」是正確的。
document.writeln(a>b); // 顯示false,表示「a大於b」是錯誤的。
document.writeln(a==b); // 顯示false,表示「a等於b」是錯誤的。
document.writeln(a!=b); // 顯示true,表示「a不等於b」是正確的。
事實上,上述的a<b、a>b、a==b、a!=b,都可以當作一個布林代數來看,甚至可以用來直接指派成變數。例如:
var a=10, b=20;
var test = a<b;
document.writeln(test); // 顯示true
(2) if判斷式:
if判斷式可用來判斷「條件」是否成立,並且依照條件之成立與否,來執行不同的程式碼。這所謂的「條件」,指的是一個布林代數,可以是單純的true或false,也可以是如(1)的a<b、a>b、a==b、a!=b…這些「比較運算子回傳的布林代數」,也可以是利用邏輯運算子算出的布林代數。
「條件」是true表示成立,「條件」是false表示不成立。
if判斷式的標準形式有二:
簡易型:
If (條件)
{
程式碼
}
表示在條件成立的情況下執行才程式碼。
另外是複雜型:
If (條件一)
{
程式碼一
}
else If (條件二)
{
程式碼二
}
else If (條件三)
{
程式碼三
}
else
{
後備程式碼
}
執行的流程是:
先看條件一是否成立,若成立就會執行程式碼一;若不成立就看條件二是否成立,成立就執行程式碼二;這個寫法可以類推到條件三、條件四…等等,若所有條件都不成立,就會執行後備程式碼。上述的「條件」,和布林變數一樣具有true(條件成立)和false(條件不成立)。
※ 範例:
var a=10;
if (a>15)
{ document.write("a is greater than 15"); }
else if (a> 5)
{ document.write("a is greater than 5"); }
else
{ document.write("a is a small number");}
//執行後顯示:a is greater than 5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