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按此前往linux完整教學目錄

 

 

1. 說明:

由於主機在運作時,一些重要的檔案資料可能會不停的更新,故備份是有週期性的:如某些檔案一個月就要備份一次、某些檔案一星期備份一次等等(也可以藉由例行工作來進行自動備份)。在進行備份時,需要考量到的通常是備份檔的容量大小、備份週期、還原備份檔所花的時間等。通常,備份的方式分為完全備份、差異備份、增量備份三種:

(1) 完全備份(total backup):依照備份週期,每次備份都將系統中全部要備份的檔案給備份下來。好處是,在還原時的步驟簡單,就只挑某個時間點的備份檔直接還原就可以;壞處是備份檔所佔的容量很大。

(2) 差異備份(differential backup):依照備份週期,第一次的備份是完全備份,而以後的每一次備份則僅備份「和第一次備份檔有差異的檔案」(在進行完第一次備份之後,有修改過的檔案)。但還原時的步驟較麻煩,例如要還原「第三次備份時,那時的系統」,其步驟是:

還原第一次備份檔à還原第三次備份檔

(3) 增量備份(incremental backup):依照備份週期,第一次的備份是完全備份,而以後的每個第N次備份則僅備份「和第N-1次備份檔有差異的檔案」(在進行完第N-1次備份之後,有修改過的檔案)。好處是,節省備份檔的容量;壞處是,還原時的步驟最麻煩。例如要還原「第三次備份時,那時的系統」,其步驟是:

還原第一次備份檔à還原第二次備份檔à還原第三次備份檔

 

2. 備份裝置:

備份檔在日積月累之下,其容量會越來越大,最好勿將備份檔存放在主機中,以免佔容量,又以免主機因意外毀損後無法找回備份檔復原。故備份檔通常都是放在非系統硬碟的裝置上。常見的備份裝置有:磁帶、光碟、隨身碟、抽取式硬碟、外接式硬碟等等。亦可採用遠端備份:利用網路定期將系統檔傳送到另一主機上保管(畢竟兩台主機同時毀損的機率是較低的)。

 

3. 備份對象:

通常,比較重要的、且需要備份的檔案,應屬:家目錄下的檔案、某些安裝後的軟體的設定檔、登錄檔、以及某些系統設定檔等等,事實上,也因個人需求所不同。不過一般來說,那些「Linux系統在安裝後內建的系統檔」是不必要備份的(畢竟這些資料在安裝片裡就已經有了)。

 

 

上一篇:linux tar指令

下一篇:linux 備份指令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linux 教學 linux 備份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埃伯 的頭像
    埃伯

    程式語言教學

    埃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